掼蛋文化
您的位置: 首页 > 掼蛋文化

掼蛋名称考

      “蛋”还是“弹”?这的确是个问题。日前,一份报纸刊登了一张有关掼蛋的新闻图片中,条幅上写有“掼弹比赛”,其名称并不是人们所熟悉的“掼蛋”。对此,有读者致电询问原因。虽然“蛋”和“弹”读音相同,但此“弹”非彼“蛋”也。那么,这两字究竟孰对孰错?又都有着怎样的渊源呢?在掼蛋发源地楚州区南闸镇我们找到一位知道这段来历的老者,
  我问这里的老者起先为什么会叫“掼蛋”,这掼蛋的冠名确实有点老土。他们说这就叫入乡随俗。在这个小地方,“掼”这个源于乡土的动词使用得比较广泛,早年手工劳作收粮食,“掼把”是一个必须经历的程序。以前,生产队队场上有十多个刻有深槽的石磙子,小麦收割登场后,农民兄弟都是三五个人围着一个石磙,把麦把朝磙子上扎。这种动作就称之为“掼”,就是把扎紧的麦把举过头顶后击打出去,回缩后力量相对加重,这样麦粒子就很容易从秸秆上脱落。还有双方交手打架比试,有一方就提出叫我们来“掼一架”,还有就是“掼东西”,如把器皿摔在地上。这里的“掼蛋”我认为还是“摔”的意思,因为“掼”与物理学的惯性有着联系。另外,新四军在南征北战中的北撤,就像拳头缩回去再伸出来的力量要比直接打出去有力一样,掼蛋的战术里就有韬晦之计,引蛇出洞的打法。而一些充满激情的年轻人高兴起来,会把几张“弹牌”举过头顶砸出去,还真有点“掼”的架势和气势。


  至于“掼蛋”中的“蛋”可能是别字,应该是炸弹的“弹”。按照“掼蛋”最初形成的时间,是一九六六年底或一九六七年初,当时正是“敌我斗争”尖锐时期,另外“原子弹”是当时最强大的核武器,在牌游戏中设立这种权威的牌种,并不足为怪。我想大概是设立这原子弹炸死美国鬼子反动派吧。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充满浓郁的乡土味和时代气息,但又显得有一点不伦不类,如今看来并不高雅。掼蛋打法里面还有一些排列组合的称谓也是如此。像“核讹诈”、“同花顺”、“杂花顺”、“三姐妹”、“逢人配”等,多看出当初命名的俗气。


  由于当时老百姓对“掼弹”有叫法没有文字记载,后来也没有人进行过研究,以至于这个“弹”后来竟演变为鸡蛋的“蛋”。难怪一位老乡谦虚说自己掼蛋技术不高,是软皮蛋。

  现在,网上也能方便的玩掼蛋游戏了,比如一起玩唐人游和51棋牌都很不错。